慎思 笃行 博学 致新
全文检索
学院首页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学院新闻

数字赋能人文,青春奉献乡土|学院“水书玄览·干栏织数梦”社会实践服务队在阿歪寨开启调研

       以数字之光赋能乡土人文,行青春之名助力乡村振兴。7月15日,学院“水书玄览·干栏织数梦”社会实践服务队抵达了安顺市经开区幺铺镇阿歪寨村。这坐落于深山的村寨不仅历史悠久,更具有丰厚的人文底蕴,正静待着社会实践服务队的探索。当红日刚从深山中缓缓升起,实践队就正式踏上了探索的征途。


4DF91


1.观摩寨景,探秘古居

     早上,实践服务队“兵分两路”,分别从村史馆和村寨开发景观(民宿建设)两个方向展开调研活动。

     第一组成员桂吉隆和潘凤英在段云兰老师的带领下拍摄阿歪寨村史馆展品,收集阿歪寨藤甲编、地戏、蜡染、传统服饰等数据资料,以数字技术留存乡土文化,从历史中学习乡土智慧。



       第二组成员王浩源与王玉珏则以摄影、访谈等方式收集村民居住现状资料,用脚步丈量乡村,在实践中了解阿歪寨传统建筑特点和布依族日常生活。


8A4F3


      通过上午的调研活动,两组成员均获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对村寨的历史状况、生活方式与传统建筑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2.游戏破冰,搭建友谊

调研活动结束后,队员们乘坐观光车来到阿歪寨村党群服务中心,与参加“随行贵州·黔行乡村”活动的其他成员们一起开展友谊破冰活动。随着数字炸弹、故事接龙等小游戏的开展,队员之间的距离感逐渐消逝,房间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3.夯实理论,助力调研

       下午14:00,来自贵州民族大学的陈玉平教授为队员们讲授如何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及文化遗产。

陈教授通过贵州少数民族村落保护历程、传统村落与文化遗产保护两个方面为队员们系统地讲解了目前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现状与问题。陈教授用幽默风趣的语气以阿歪寨为例子,展现了贵州省目前的文化保护传承状况。课程结束后,同学们都感到意犹未尽,受益匪浅。



4.晚霞时刻,留存记忆

      晚上19:00,夜幕将至,在段云兰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分别对当日的工作进行反思与总结。从清晨出发到夜幕归来,社会实践服务队深入走访阿歪寨当地村民,了解村落保护现状,用行动丈量真实,以对话倾听声音。通过一天充实而丰富的研活动历练,大家收获颇丰,为后续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夕阳为石墙镀上金边,寨口的古树下,布依族老人用汉语夹杂着方言讲述着寨子的变迁,队员们的笔尖在纸上跳跃,短短几行字,便是几百年的变迁史。随着夕阳被夜幕代替,一日的调研活动迎来了尾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丰硕的成果离不开日复一日的积累与反思,面对新一天的挑战,队员们依旧满怀热情,奋力书写阿歪寨的传承故事。





               【责任编辑】一审(校):段云兰  二审(校):吴婷婷   三审(校):陈辉林